首页 资讯 正文

锐评|沙漠玫瑰开花了,中国人的浪漫叫“担当”

体育正文 93 0

锐评|沙漠玫瑰开花了,中国人的浪漫叫“担当”

锐评|沙漠玫瑰开花了,中国人的浪漫叫“担当”

远处是金浪翻滚、大漠风光,近处是花儿朵朵、娇颜绽放——近日,塔克拉玛干沙漠的(de)10万株玫瑰开花了。这片花海是去年(qùnián)新疆于田县在(zài)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中最后种下的。给沙漠系上“绿围脖(wéibó)”,以玫瑰最后“锁边”合龙,画面唯美而震撼:这就是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奇迹(qíjì),就是治沙人的浪漫情怀。

沙漠(shāmò)里种玫瑰,审美价值之上有着科学考量。于田沙漠玫瑰多呈丛生状,植株密集,生长时,繁茂枝叶有效阻挡风沙,根系还能(néng)固沙,对改善沙漠生态环境(huánjìng)大有益处。但要种出种好玫瑰并(bìng)不容易,当地降水少,水源匮乏,频频侵袭(qīnxí)的风沙在严重时还会掩埋植株。狂风裹挟沙粒,曾经将近1/3的玫瑰幼苗完全掩埋,最终功亏一篑。科研人员此后多次试验、改进方法(fāngfǎ),当地群众不畏烈日、逆风而行,终于让玫瑰在这样的极端(jíduān)环境下扎根,迎来今日的如霞盛景。

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“死亡之海”,是中国最大、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,能轻易吞噬绿洲村庄。与风沙较量,人类没有绝对的(de)胜算,只有靠坚韧不拔(jiānrènbùbá)、迎难而上。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各族群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铺设了50.52万亩草(cǎo)方格,累计开展(kāizhǎn)人工造林1725.48万亩,植树20亿株(yìzhū)。这些树如果按1米的株距排开,可以绕地球(dìqiú)近50圈。从塔克拉玛干到毛乌素再到塞罕坝,从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(lǜjìn)沙退”再到“人沙和谐”,一个又一个“不可能(kěnéng)”变成“可能”,背后是无数人的尺寸之力积出千秋之功。

美国航空航天局(měiguóhángkōnghángtiānjú)相关(xiāngguān)研究显示,地球与20年前相比有(yǒu)了更多的绿色。其中,我国人工林面积世界第一,贡献了全球约1/4的新增绿化面积。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,中国没有因发展压力而涸泽而渔、透支明天,而是(érshì)成长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、贡献者、引领者(yǐnlǐngzhě),以自己的成功实践树立了“绿色样板”。

荒漠化(huāngmòhuà)被视为“地球之癌”,如何防治(fángzhì)关系人类永续发展。这些年,中国积极履行自身责任(zérèn),更充分展示大国担当。推动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建立履约(lǚyuē)审查委员会,制定战略框架和实施目标;总结100多项荒漠化防治技术,其中一些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……源自(yuánzì)中国的经验技术、行动方案(fāngàn),为世界防沙治沙事业提供借鉴,那不断拓展的点点新绿,也给予了人们更多信心。

“不在舒适区里精致,而在挑战中绽放”,沙漠玫瑰的(de)气质又何尝不是中国人的精神特质?一茬接着一茬种,一代接着一代干,驰而不息(bùxī),久久为功,沉甸甸的绿色家底,定(dìng)会撑起中国人最美好的明天。

来源(láiyuán):北京日报客户端

锐评|沙漠玫瑰开花了,中国人的浪漫叫“担当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